登录  
 加关注
   显示下一条  |  关闭
温馨提示!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,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,请重新绑定!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》  |  关闭

周文波博客

科学、文学、艺术、法学、国学、武术

 
 
 

日志

 
 
关于我

曾经艰辛坎坷,也曾精彩传奇。风雨人生,笑傲江湖。一个聪明可爱的女儿,一位年迈却身体健康的母亲。事业有成的兄弟姊妹和至爱亲朋,还有一帮真挚情深的好哥们儿。。。

【原创。论文】简论诗的创作  

2012-03-05 21:33:05|  分类: 文学作品 |  标签: |举报 |字号 订阅

  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  |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简论诗的创作

 

    诗词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一朵奇葩,诗词的创作由来已久,几乎可以认为是在有文字之前就有诗歌的形式了。现在人们对于诗词的创作一方面继承古代的创作技法,另一方面也有了变革和发展。对于诗词的创作,我以为首先最主要的要有文人情怀,和情感意境。其次,作品中一定要有精神所在,也就是有了灵魂和生命力。再次,要注意一些诗词的规则和方法。对于这规则和方法,虽是次要的,但多少简单了解一些,对诗词的创作有帮助的。

很多时候与朋友们谈诗词,大家多集中在诗词的格律上,一种观点认为,诗生于境,成于心,自其然,表意真,不必拘泥于格律。另一种观点认为,既然是诗,一定遵守格律,否则不可言其诗。针对上述观点,我以为应该将两种观点综合起来,既不能墨守陈规旧律,也不能彻底排除和抛弃,应兼顾而为之。为此,我们不妨先简单了解回顾一下诗歌的发展进程。

 

一,     诗歌的历史发展

 

    诗歌的产生是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实践中的思想智慧结晶。现存最早的文学作品集《诗经》就是古代先民们的创作作品,他涵盖了情歌互对,民歌民谚,朝廷大典,祭祀舞曲和乐章等。风雅颂,赋比兴是诗经的主要表现形式。其中包括国风,大雅,小雅,商颂,周颂,鲁颂等。纵观《诗经》三百篇,不难看出,其遣词造句已经具备诗词应具备的风格和特点。因此,《诗经》可谓是我国诗词发展的基石和源泉。

    继《诗经》之后,出现了《楚辞》和《汉乐府》民歌等。《楚辞》豪迈奔放,浪漫自由,无拘无束,自由天成。体现出春秋战国时期诗歌的风貌。西汉时期的诗歌主要继承了诗经四字一句的特点,后又发展为隔句用韵的五言形式,大多为民谣民谚,由于其音节比较舒缓,且琅琅上口,大量被编入乐府之中。东汉时期,文人士夫加入到五言诗歌的创作行列,使五言诗歌有了更大的发展。至魏晋南北朝时,出现了例如建安七子,陶渊明,谢灵运,阮籍等一大批著名诗人。与此同时,七言诗也有了一定的发展,其中,曹丕的《燕歌行》最为代表,但诗句中句句押韵,略显单调古板。刘宋时期,鲍照对其进行了改革采用隔句用韵,自由换韵的方式,对七言诗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。至唐初,对五言七言诗产生了一种新的规则,于是出现了一种新的诗体,即所谓格律诗。相对之前的古体诗而言,唐人便称其为新体,今体,近体诗等。不可否认,唐代是我国诗歌发展的巅峰黄金时代。

    由此可见,在一定观察角度上,诗歌分类为古体诗和格律诗。古体诗无论四言,五言,七言,基本没有太多的束缚,不拘泥,不古板的自由创作形式。有的是豪放不羁,苍凉辉煌,如北朝民歌《敕勒歌》等,有的嘤嘤切切,情感至深,如乐府诗《孔雀东南飞》等。大多古体诗的特点为隔句押韵,自由换韵。作品朴实大方,自由洒脱。因此,也对现今的诗歌创作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。

    对唐代发展起来的格律诗而言,四声说和骈体文对联对仗技巧是形成格律诗的基础。从而衍生出格律诗的平仄声韵以及对仗的格律规则要求。

魏晋南北朝至唐代以来诗律学有了较大的发展,一方面,特别是士大夫之中,人们崇尚韵文,即赋诗作文讲求声律和节奏,分析语言和辨别声调。当然不排除当时方言和土语对声律的影响和限制。至齐武帝永明年间,沈约,周颙等提出了以平声,上声,去声,入声来区分声调,并有意识地将其运用到诗歌的创作中。四声中,除平声之外,其余均为仄声,也即是所谓的平仄声调。类似我们今天拼音规则中的一二三四声。此所谓四声之说。也是唐代格律平仄规则产生的基础。另一方面,骈体文盛行。讲求句子的结构和句子声律平仄对仗,因此,对声韵和格律对仗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。

综上两方面的要求,也就形成了格律诗的规则。当然,由于唐朝距今年代久远,且当时的语言表达方式和方言土语以及发音音律的变化,古代的格律平仄与现今的格律平仄应该有一定的差别的。因此,应该持历史观和发展观来看待诗词格律平仄。我们现今律诗使用的格律平仄也可称其为新韵。

格律诗产生后,古体诗因其格律自由仍受到人们的赞赏。唐代至今,人们即写古体诗,也写格律诗,古体诗分别为隔句押韵,自由换韵,四言,五言,七言多种形式,句数不限,自由奔放,无拘无束。格律诗较为严谨,有五言,七言之分。讲求字句定数,平仄协调,用韵规范,且对仗工整。但就古人而言,大多也并非严格遵守格律平仄的规则,为了追求诗的内在的本质和意境乃至精神思想,多有出格出韵出律出平仄和对仗不工的现象。因此,好的作品应该是心灵的感悟和诉说,震撼和共鸣方可产生,也许不受束缚和羁绊才会有好的作品。这个问题,在文尾详论。

 

二,     格律诗的特点

 

格律诗分为三类,即律诗,绝句,和排律。综合而言,均有以下显著特点。

 

1,字句定数。

    首先,律诗,绝句,和排律有五言七言之分。五言即每句五个字,七言每句七个字。其次,律诗每首为八句,简称五律或七律。律诗每两句为一联,每首律诗共四联,分为首联,颔联,颈联,和尾联。每联第一句为出句,第二句为对句。共八句。

    绝句每首仅为四句,简称五绝或七绝。

排律为十句以上,有十句,四十句,六十句,八十句,或四十八句,七十二句,乃至百句以上,也有五言七言之别。常见的为十二句。不一定严格,相对自由一些。

 

2,平仄协调。

    格律诗是非常讲求语言的艺术,对于格律诗,无外乎充分利用汉语言的声韵调的特点,古人将四声说的平声,去声,上声,入声四种声调分为两类,上,去,入声因为有声调高低起伏变化而归为仄声,而仄字本身就是不平的意思。而平声就是没有高低起伏的声调。这样既形成了平仄的概念。平仄两类声调交互使用,句子就有了抑扬顿挫音乐般的节奏感,从而有了特殊的艺术效果。分辨平仄并能合理安排平仄,诗词的格律就可以掌握了。

    平仄格律的基本原则是平仄错综和谐排列,不至于单调死板,格律诗基本方法规则为,一句中平仄相间,一联中平仄相对,各联中平仄相粘。

    格律诗两个字的音节为一个音步。即将平仄予以数学定义的全排列,会有四种情形出现,即平平,平仄,仄平,仄仄,每一种情形为一个音步。五言,七言的格律诗每一句既由上述音步加一个中间游动的半步一字,或平或仄的单字随句构成。每一音步的第二字为节奏点,格律的要求和特点就在节奏点上,如不能完全符合格律要求,至少也要第二字第四字第六字准确。即所谓格律诗变通原则“一三五不论,二四六分明”。如;

仄仄平平仄,

平平仄仄平。

 

平仄平仄平平仄,

仄平仄平仄仄平。

    此为一句中音步平仄相间,一联中平仄相对的例证。如此自由组合,就有了多种格律变化。应注意的是,一句中应尽量回避使用三连平,或三连仄。但也不是必需的,很多诗里常有三连声。即三平调,三仄调。

    其次还有平仄相粘。

    每一联的联系用平仄过渡和联系称为平仄相粘。具体规则为上联的对句要和下联的出句首二字音步平仄相同。如;

上联;

仄仄平平仄。

平平仄仄平,

 

下联;

平平平仄仄,

仄仄仄平平。

即为联句间平仄相承。

 

3,押韵。

一般规则为每首诗需要一韵到底,偶句押韵,押平声韵。即偶句末尾一字为韵脚,需入韵,而且为平声韵。首句可入韵,也可不入韵。因此,韵脚安排可为,一二四押韵,或二四押韵,或全诗押韵均可。押仄声韵也有,但须按照语句的需要而定,为特殊例外。

 

4,对仗。

    对仗也就是对偶,就是将一种字数相等,句子结构相同的两个句子安排在一处,加强表达效果,互相映衬得修辞手法。如对联等。

一般来说,格律诗的四联八句中,中间两联出句对句要求对仗工整,首尾两联没有严格要求,绝句,排律诗相对宽松。

 

三,     诗词的创作

 

    诗词的创作是一个最重要的问题,诗词的创作不仅需要对诗词规则工具性的了解,其实关键的问题一定要使诗词具有活灵活现的生命力。短短的几句话之中,就要涵盖很多内容并能引起读者的共鸣,包括时空感,情景描述,主题体现,意境延伸。。。等等。应该讲是有一定的难度,需要创作者有很深的文化修养,广博的文人情怀,赋予幻想的梦幻思维,扎实的文学文字功底,高度的概括和渲染能力,以及赋予变换的遣词造句能力。。。等等。一首诗就是一幅无声的画,一幅画就是一首无声的诗,好的诗词就像画一样,令人为之感慨和激动,并引人入胜,遐思万千。

    记得我曾经写过一篇回信,关于诗词格律平仄的认知,现拿过来挂出去,作为本文的结束语。。。

 

    诗人大抵都如此,情绪和意境是创作的基础氛围,有时即便没有了这样的环境,也要努力地营造和虚拟出一个属于自己情感和心绪的世界来,并将自己置身于其中,融入情感,这样的作品便有了精神和灵魂,的确如此,若想感动观众,就必须先感动自己。因此,作品之所以能够打动观众,就是在作品中有了令人为之感动的精神和灵魂,艺术的创作也便是有了鲜活的生命力。

无论诗词还是曲谱,韵律当然必要,但古今词句东西南北,方言也很了得,如朗读楚辞,最好用湖南湖北音,读来更有韵律。所以,古时的格律平仄不一定就是我们今天认为的平仄格律,那时的诗词常被谱了曲来唱的。也许与其说格律,还不如说是音律呢。但古曲大多是因为当时尚未有留声机的缘故,没有原声充分保留。留下来的一些曲谱,尚需要音乐家,诗人加上考古工作者和当地同宗古老遗民共同破译,至于是否妥切,也许只有天知道了。。。。但我以为,格律平仄之前一定是没有平仄格律的,如果有,今后也不会有新的格律和平仄。。。因此,大可不必受到束缚,尽情地创作,只要揣了文人情怀,将其意境抒发到极致,感动了你的看客,便是好作品了,至于您是方言,还是格律,还是平仄,还是曲调,应是其次的了,否则会受到限制和束缚,没有了激情自然地迸发,也就没了好词句了。。。因此,要自由地创作才是创作的灵魂,有了自由的精神和灵魂也就会有永久的生命。。。当时梵高的向日葵沿街叫卖六个马克都无人问津,而今一个亿的美金也买不到,相信他当时也没有遵守一些绘画所谓的平仄格律,可现在有谁会说他不是大师呢。。。且都认为它是开辟画风的伟人巨匠。。。因此,所有的创作,无论是文学还是艺术,均需要突破和创新,也许正是那不拘一格的怒吼,才有了催人泪下,感人至深的绝唱,才有永恒的崭新的,且是光明的未来。。。

 

文波乱语,不足为据,唯心而致,漫语杂谈,也大可不必纠错评说,也大可不必效仿照搬。。。敬告在此,切莫见笑。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2012年3月5日,文波。北京


参考文献:郭芹纳诗律
  评论这张
 
阅读(1175)| 评论(270)

历史上的今天

评论

<#--最新日志,群博日志--> <#--推荐日志--> <#--引用记录--> <#--博主推荐--> <#--随机阅读--> <#--首页推荐--> <#--历史上的今天--> <#--被推荐日志--> <#--上一篇,下一篇--> <#-- 热度 --> <#-- 网易新闻广告 --> <#--右边模块结构--> <#--评论模块结构--> <#--引用模块结构--> <#--博主发起的投票-->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页脚

网易公司版权所有 ©1997-2018